|
2010年, 第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5-25
|
上一期
下一期 |
|
|
|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组成形貌与性能研究
李萃斌, 苏达根
水泥技术, 2010, 1(3): 29-30.
摘要
(
538 )
PDF (327KB)
(
1
)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需水量比和强度活性指数试验,研究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组成、形貌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与煤粉燃烧锅炉粉煤灰相比,其玻璃相含量较低,颗粒形状多数不规则,表面粗糙,且烧失量一般也较高。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较大,其强度活性指数也较低,部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强度活性指数还低于70.0%。使用粉煤灰需注意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与煤粉燃烧锅炉粉煤灰的差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磷渣水泥水化产物研究
靳武士, 刘来宝
水泥技术, 2010, 1(3): 35-37.
摘要
(
1373 )
PDF (427KB)
(
6
)
结合XRD、SEM等微观测试手段,从磷渣粉磨特性出发,研究了磷渣细度、磷渣掺量等因素对中热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性能及水化产物的影响,测定了磷渣水泥胶砂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Kalina循环与Rankine循环在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中的热力学对比分析
何新平
水泥技术, 2010, 1(3): 106-111.
摘要
(
459 )
PDF (543KB)
(
1
)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出发,采用工质热物性软件NIST获取较高精度的工质热物性,对一级蒸馏Kalina循环在水泥窑低温废气余热发电方面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分析了汽轮机进口压力变化对Kalina循环热功转换的影响,并从不可逆损失与发电功率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Kalina循环与Rankine循环,表明在一定实际工程条件下Kalina循环发电功率并不是始终大于Rankine循环。文中还从传热学、投资、运行维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对Kalina循环应用于实际工程遇到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