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 第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3-25
|
上一期
|
|
|
|
实施转型金融策略 推进水泥行业降碳
邹晓晨, 路芳, 李婉君, 汪澜
水泥技术, 2025, 1(2): 1-4.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01
摘要
(
81 )
PDF (1109KB)
(
2
)
阐述了转型金融的内涵、与绿色金融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了转型金融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助力传统“两高”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作用。水泥行业作为典型的“两高”传统行业,是转型金融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给出了水泥生产碳减排的方向及基本内容。我国首批水泥行业转型金融案例已落地,现阶段以银行贷款为主,未来将有更多金融机构和产品参与。建议水泥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积极申报转型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
秦中华, 王娜, 石国平, 李铭哲, 王维莉
水泥技术, 2025, 1(2): 5-11.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05
摘要
(
82 )
PDF (4870KB)
(
9
)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相继出台,水泥粉磨系统的能效提升变得尤为迫切。常规水泥辊压机联合/半终粉磨工艺技术存在物料与系统不兼容、系统与设备不匹配且缺乏可调节性等技术难题。鉴于此,创新研发了基于“物料-系统-设备”耦合理念的在线调节柔性粉磨工艺与带沉降室的侧进风高效选粉装备等节能低碳技术,并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工业项目。工业应用实践表明,采用“大辊压机+小球磨机”的水泥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在“超低阻力、超低风量、超高浓度”的运行模式下,能够显著提高系统产量,降低工序电耗,保证水泥产品性能。相比国家一级能耗限额标准,每吨水泥平均节电幅度高达5.1kW·h,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水泥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基于OpenFOAM开源软件的V型选粉机优化研究
水沛
水泥技术, 2025, 1(2): 12-20.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12
摘要
(
67 )
PDF (2823KB)
(
4
)
基于OpenFOAM开源软件,利用PIC算法开发了V型选粉机的高效仿真工具,验证了其在V型选粉机压降和颗粒分级效率预测上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优势。单因素研究发现,V型选粉机打散板主要影响设备压降,分级板显著影响颗粒分级效率,入口风速提升能有效提高颗粒分级效率但会增加压降。多因素分析明确了优先调整打散板角度和封闭情况的能耗优化路径,以及以优化分级板角度和间距为主的分级效率优化实施路径,实现了模型的定制化开发,为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现仿真工具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不同入窑方式的富氧燃烧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杜佳佳
水泥技术, 2025, 1(2): 21-27.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21
摘要
(
67 )
PDF (3625KB)
(
1
)
双碳形势下,富氧燃烧结合烟气循环技术是未来水泥烧成系统新工艺的发展方向。富氧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回转窑,会对回转窑内的热工制度产生不同的影响。为对比富氧空气不同入窑方式的效果,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富氧空气不同入窑方式对回转窑内温度分布、温度峰值和NOX的影响。氧气更多地通过一次风入窑时,窑内温度场、温度峰值、NOX生成量的变化趋势与富氧百分比增加带来的影响趋势相似,一次风富氧百分比过高会导致NOX生成量明显增加,高温区域长度缩短,窑内温度均匀性变差。氧气通过一次风入窑比通过二次风入窑效果更好,实际使用时应合理控制一次风富氧百分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水泥工厂智能物流系统全闭环管理的优化升级
刘国华
水泥技术, 2025, 1(2): 28-32.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28
摘要
(
71 )
PDF (2352KB)
(
1
)
传统的水泥工厂物流系统存在流程繁琐、效率低下、设备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物流发运效率。为提升水泥发运效率,设计开发了水泥工厂智能物流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车辆进出门智能化管理系统、无人值守计量系统、散装远程集控定值灌装系统、袋装自动计数系统及移动式手持操作终端收货系统组成,实现了各系统间的信息数据交互与物流作业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此外,系统部署了Oracle数据库,提供了标准化对外数据接口,实现了与多个信息技术平台的数据交互和业务衔接。水泥工厂智能物流系统的全闭环管理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工厂物流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过粉磨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王巧林, 杜静晓
水泥技术, 2025, 1(2): 33-37.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33
摘要
(
60 )
PDF (1664KB)
(
2
)
以5 000t/d水泥生产线“CLF170-100辊压机+?4.2m×12.5m球磨机”粉磨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球磨机研磨体级配与入磨物料粒径的关系,以及入磨物料粒径过宽的问题。通过改造辊压机侧挡板结构、在V型选粉机上部下料溜子内增加两道打散装置、在辊压机系统收尘器卸料器下方增加拉链机,优化预粉磨系统收尘器回灰细度,有效解决了球磨机过粉磨问题。改造后,球磨机运行稳定,成品水泥质量显著提升,台时产量增加10t/h,综合电耗下降1kW·h/t,每月可节约电费约3.6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单动选双圈流水泥粉磨系统节能改造实践
刘小龙, 李万述, 王靖善
水泥技术, 2025, 1(2): 38-42.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38
摘要
(
67 )
PDF (3418KB)
(
1
)
为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对水泥生产单动选双圈流水泥粉磨系统进行了多项优化改造,采取了将辊压机堆焊辊套更换为柱钉辊套、球磨机采用轻型衬板和“Z”型高效活化环、调整磨内研磨体级配、更换高效节能风机、提升物料布料均匀性、改善粉磨车间生产工况、优化系统工艺参数等措施。改造后,系统运行良好,产品质量稳定可控。生产P·O42.5普通水泥时,系统产量提升至260t/h,水泥制备工序电耗降至24.8kW·h/t,达到了国家一级能耗限额标准,节能效果显著,为水泥行业粉磨系统的节能降耗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回转窑挡轮缺陷焊接修补工艺探讨
杨杰, 李新可, 王庆柱
水泥技术, 2025, 1(2): 47-51.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47
摘要
(
69 )
PDF (1980KB)
(
0
)
挡轮装置作为水泥回转窑传动设备的关键承载件,对铸钢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然而,在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铸钢件挡轮仍会出现裂纹、气孔、砂眼等铸造缺陷。通过分析ZG42Cr1Mo铸钢件挡轮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选用J507低氢型焊条,并针对挡轮出现的线性缺陷和非线性缺陷,制定相应的修补处理工艺,如钻止裂孔、机加工挖除、打磨去除等。在修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焊前预热、焊条烘干、层间温度等工艺参数,采用多层多道焊方式进行焊接修补,确保焊接质量。焊后应作及时保温与缓冷处理,避免裂纹产生,并进行磁粉探伤和硬度检查。通过该修补方案,有效解决了挡轮质量不稳定问题,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水泥工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李伟
水泥技术, 2025, 1(2): 52-57.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52
摘要
(
61 )
PDF (1843KB)
(
3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保障水泥工厂人员生命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定义与组成,详细讨论了水泥工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范围、形式选择,火灾探测器、火灾声光报警器的选择和设置,系统布线要求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组网策略等内容。以东南亚某5 000t/d水泥生产线项目为例,展示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水泥工厂的实际应用效果,强调了其在发现火灾隐患和早期火灾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水泥工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应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消防相关最新规范要求,紧密结合水泥工厂的特点,以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水泥工厂的消防和安全管理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水泥生产余热发电系统一键并网技术及应用
武猛, 杨新鑫, 王广顺
水泥技术, 2025, 1(2): 58-61.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58
摘要
(
56 )
PDF (1217KB)
(
0
)
针对水泥生产余热发电系统手动操作并网步骤多、并网时间长、易发生误操作的问题,开发了使用SFC语言编程的一键并网全自动控制技术。一键并网技术通过将励磁系统、同期系统、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断路器状态点等信号均接入DCS系统,优化软硬件配置,增加新的顺序控制及逻辑判断,利用SFC编程语言进行编程控制,最终实现一键自动并网。实践表明,一键并网技术操作简单,运行可靠,后期运行成本降低,并网操作时间可由3~5min缩短至1~1.5min,并网成功率较高,误操作率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基于粉煤灰的多元固废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刘骥, 古巧燕, 胡梦璇, 廖海滔
水泥技术, 2025, 1(2): 62-68.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62
摘要
(
57 )
PDF (2376KB)
(
0
)
主要探索了多元固废在分别粉磨工艺下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设定了多种不同的技术方案,研究了多元固废协同应用时水泥强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10%、比表面积为500~550m2/kg、SO3含量为2.1%~2.5%时,粉煤灰具有明显的助磨效果;粉煤灰与由精炼钢渣和矿渣以1∶1比例制备的超细粉复掺后,水泥3d强度和28d强度优于粉煤灰与矿渣制备的矿粉,说明粉煤灰与精炼钢渣、矿渣之间具有互相激发作用。采用基于粉煤灰的多元固废制备水泥和混凝土产品,既可解决固废利用率低的难题,也可促进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稻壳灰超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微观分析
朱林旭, 张林鹏, 王庆轩, 张雪峰, 杨娟
水泥技术, 2025, 1(2): 69-75.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69
摘要
(
60 )
PDF (2542KB)
(
0
)
制备掺有稻壳灰的高强混凝土有助于稻壳灰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稻壳灰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对其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实验分析了标准养护、90℃热水养护、干热养护等不同养护条件下,单掺稻壳灰、硅灰以及混掺稻壳灰和硅灰对超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稻壳灰超高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特征,增加稻壳灰掺量可以显著改善稻壳灰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均匀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助于推进稻壳灰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的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改性球状磷石膏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钱海运, 曹凌杨, 张莎莎, 王亚
水泥技术, 2025, 1(2): 76-80.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52076
摘要
(
60 )
PDF (1590KB)
(
0
)
研究了改性球状磷石膏在印度尼西亚南加里曼丹岛地区水泥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改性球状磷石膏是通过在磷石膏中加入碱性物质后,经成球盘或造粒机制备的工业副产品。研究以该地区生产的水泥为对象,根据石膏缓凝机理,逐步调整天然石膏与改性球状磷石膏的配比,并结合相关标准开展了水泥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水泥中SO3含量与凝结时间呈正相关趋势,但仅在特定区间内存在。通过调整石膏配比,可降低水泥中SO3含量至约1.6%,同时保持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满足当地需求。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天然石膏缺乏的情况下,使用改性磷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生产水泥是可行的,且球状改性磷石膏的使用效果更佳,流动性好,SO3含量波动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