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第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9-25
|
上一期
|
|
|
|
水泥粉磨系统智能化发展现状及优化途径
石国平, 刘栋强
水泥技术, 2023, 1(5): 13-17.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13
摘要
(
436 )
PDF (4187KB)
(
82
)
我国水泥粉磨系统目前正处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阶段,尽管在系统智能操作、产品质量监测、设备检修维护、现场监控管理等方面应用了许多智能技术,但距水泥粉磨系统全流程智能化尚有一段距离。针对水泥粉磨系统智能化实现路径,提出了由人智操作模式向机智操作模式转变的思路,通过实现从设计到运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智能调控粉磨生产运行过程,建立基于神经网络多变量模型的复合智能操作控制系统和设备动态管理系统,结合调控粒度分布、分级分别粉磨等智能化生产模式,从软、硬件两方面共同发力,多途径实现全流程机智操作模式下的水泥粉磨系统智能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4 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系统改造方案设计与实践
鞠召会, 张良宏, 邵青, 杨春, 侯国锋
水泥技术, 2023, 1(5): 18-23.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18
摘要
(
346 )
PDF (16813KB)
(
8
)
某4 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中卸磨原料粉磨系统,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粉磨系统产量低、电耗高、主机设备故障率高、设备维修费用高等问题逐渐凸显。提出了将中卸磨系统更换为TRP220-160辊压机终粉磨系统,并配套使用高效组合式选粉机和2×2 240kW永磁电机的系统改造方案。从主机设备工艺布置设计,润滑油站、液压站工艺布置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辊压机后期检修维护设计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辊压机终粉磨系统改造工艺设计特点。实践应用后,原料粉磨系统产量提高了101~121t/h,电耗降低了8.2~9.2kW·h/t。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问题分析与优化方案
徐文强, 卢琼琼, 曹昊
水泥技术, 2023, 1(5): 24-28.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24
摘要
(
250 )
PDF (8102KB)
(
6
)
以12套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的运行指标为例,分析了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现阶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石灰石及辅料进料粒度大、辊钉和辊面易磨损、循环物料和新喂物料混合不均匀、分料阀质量不一、直筒式下料口磨损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增加石灰石破碎系统、增加砂岩矿石破碎系统、合理布置密封喂料器与斗式提升机、标准化设计制作分料阀、调整除铁器位置并增加溜管、调整下料溜管角度并采用阶梯型溜管等改进优化方案。改造后,生料辊压机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入辊物料混合均匀,辊压机产量稳定在550t/h左右,电耗稳定在10kW·h/t左右,每套生料辊压机年可节约电费约200万元,实现了节能降耗的改造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提升水泥技术装备运行能效水平的探索实践
谢文虎
水泥技术, 2023, 1(5): 33-37.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33
摘要
(
228 )
PDF (24026KB)
(
4
)
对20条水泥生产线重点用能装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提升装备能效水平的技改措施。通过在石灰石破碎机前加装细料预筛分装置,将做功效率较低的大型工艺风机改造为高效节能风机,将罗茨风机整体更换为“磁/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将单压螺杆式空压机改造为“永磁变频/两级压缩”高效空压机,在选粉机、提升机、输送机等传动设备中应用永磁直驱电机、永磁辊筒、永磁联轴器、变频高效节能水泵等节能设施,加强管道漏风、“跑冒滴漏”治理等,水泥技术装备运行能效水平持续提升,除2条产能置换生产线外,其余的18条水泥生产线均达到了3级以上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水泥综合电耗降低约6kW·h/t。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水泥湿法脱硫项目建设新技术与管理新模式
王爱琴, 罗振, 于浩波
水泥技术, 2023, 1(5): 38-42.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38
摘要
(
265 )
PDF (28965KB)
(
7
)
针对水泥湿法脱硫改造项目存在的改造空间受限、工期短、管路复杂、采购合同多且采购周期短、多支施工队伍同时作业、窑尾烟气硫含量波动大等问题,天津水泥院自主研发了一套完善的湿法脱硫项目建设新技术与管理新模式。采用可视化三维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利用先进的三维流场模拟技术提高脱硫效率,借助BIM平台全过程管控项目的设备采购、运输、安装和施工,利用智能化脱硫控制系统及调试数据库服务后期调试工作,实现了脱硫系统项目建设全过程可控。该系统在槐坎南方项目应用后,系统运行稳定,窑尾SO2排放浓度优于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时间仅90d,是国内水泥工程湿法脱硫项目建设用时最短的项目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水泥企业硫排放量的计算与影响因素探讨
王永, 钱海运, 石锬, 王小虎, 张健
水泥技术, 2023, 1(5): 43-46.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43
摘要
(
240 )
PDF (5201KB)
(
4
)
水泥窑系统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原煤燃料及石灰质、铁质等生料配料。通过总结生产经验数据,形成了脱硫设备前硫排放量理论经验公式,并根据理论计算结果,预先采取硫排放量控制措施,调整配料方案,控制入窑硫化物总量。同时,借助XRD检测仪器探究了原料中黄铁矿含量对硫排放量的影响,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原料中全硫含量相同时,黄铁矿含量越低,窑尾硫排放浓度越低,二者呈正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回转窑中心线垂直偏差测量装置改良及数据处理
胡涛, 何峥辉, 刘钢, 王伟, 佘祥忠
水泥技术, 2023, 1(5): 55-61.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55
摘要
(
265 )
PDF (20696KB)
(
2
)
回转窑中心线理论上为一条直线,但在实际生产中,受复杂工况、高温形变、高负荷运转影响,窑中心线易发生垂直偏移。基于“小角度激光三点定心测窑法”研发的T型检测装置,虽可用于测量计算窑中心线的垂直偏差,但该装置T型卡尺高端与轮带低端间存在间隙,测量精度不高。基于T型检测装置设计了一种新型测量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艺特点及测量操作步骤,应用位移压力传感器收集测量数据并以数字信号方式输出,通过计算机记录数据,运用微分和最小二乘法拟合测量值并进行计算,可得到较为精确的回转窑中心线垂直偏差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浅谈LBTF2750型推动式篦式冷却机技术改造
甘天锦, 阮黎明
水泥技术, 2023, 1(5): 62-67.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62
摘要
(
208 )
PDF (25174KB)
(
0
)
LBTF2750型充气梁推动式篦式冷却机存在急冷篦床结构及配风设计不合理,二、三次风温低,易出现“风短路”及内漏风、充气梁与篦板配套设计有缺陷等问题,无法满足窑提产后的生产需求。通过更换新的急冷篦床并调整风机配置,将活动篦床一段充气梁改为风室供风,拆除并修正急冷篦床耐磨墙,增设“推雪人”装置等措施,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改造后,急冷篦床料层厚度可控制在800~1 000mm,篦下风量无法吹穿料层;二次风温>1 040℃,三次风温>920℃;水泥磨台时产量提高了5%,篦冷机热回收效率和冷却效率提高,提产增效效果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六嘴回转式水泥包装机改造与应用
赖佳贵
水泥技术, 2023, 1(5): 68-76.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68
摘要
(
254 )
PDF (35828KB)
(
0
)
BH-6型六嘴水泥包装机设备老旧,存在料筒容量过小、料位报警器报警不准确、纯机械式的简易称重系统计量不精确、备品备件采购周期长、粉尘污染大、包装机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更换为BHLW-6型六嘴叶轮旋转包装机的改造方案并介绍了其工艺特点。新六嘴包装机料筒容积较大、旋转稳定性更强、微机秤计量精度高,收尘筒与集灰盘收尘效果好,主旋转驱动机构传动效率优。改造后,水泥包装机产量提升约33.29t/h,包装效率提升约88%,包装车间粉尘浓度达标,作业环境大幅改善,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安全系数和职业健康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基于SIMATIC ET200SP分布式I/O的辊压机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
黄贺
水泥技术, 2023, 1(5): 77-80.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77
摘要
(
218 )
PDF (9451KB)
(
0
)
通过研究辊压机集中式布置控制系统的结构和优缺点,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SIMATIC ET200SP分布式I/O系统的辊压机控制系统。集中式布置辊压机控制系统可实现设备的统一调度、集中控制,但兼容性及扩展性较差,施工维护难,经济投入大;而基于SIMATIC ET200SP分布式I/O系统的辊压机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灵活、可扩展、功能全面、可靠性及安全较高的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现场。某项目现场实际应用显示,分布式I/O辊压机控制系统安装周期较预期缩短了约60%,施工投入减少了约50%,线缆使用量减少了约80%,系统运行稳定,经济效益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水泥适应性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贾坤鹏, 时耀辉, 杜会平, 董志
水泥技术, 2023, 1(5): 81-85.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81
摘要
(
242 )
PDF (8517KB)
(
4
)
主要分析了水泥颗粒级配、水泥混合材和石膏、水泥熟料对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干法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结果表明,适应性较好和较差的水泥颗粒级配差异性不大;混合材和石膏关键成分检测以及小磨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熟料基础上,用不同质量的水泥混合材和缓凝剂磨制成的水泥,适应性变化不明显;水泥熟料X荧光检测、岩相分析和衍射分析表明,熟料质量是水泥适应性变差的主要原因,熟料中C3A含量及碱含量越高,水泥适应性越差。实际应用中,通过控制熟料硫碱比≮0.45,适当提高熟料KH及AM,同时,严格控制窑内风、煤、料的匹配,有效解决了水泥适应性变差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超声作用与减水剂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李特, 李琦
水泥技术, 2023, 1(5): 91-96.
doi: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91
摘要
(
236 )
PDF (4504KB)
(
3
)
通过开展水泥基材料浆体中水泥颗粒分散度、净浆流动度、泌水率、密实度、流变性能等多项测试实验,对比分析了超声技术以及掺加减水剂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作用能有效分散水泥颗粒,对水泥早期水化有促进作用,而掺加减水剂则会增加泌水风险;Zeta电位测试表明,减水剂的作用时间比超声作用时间短;抗压强度测试表明,超声作用的水泥基材料强度更高;压汞法与超声脉冲波结果表明,超声作用对于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影响不显著。因此,在一些特殊工程项目建设中,可以结合超声技术作用于水泥浆体,提高水泥使用性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