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友情链接
广告合作更多...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1. 国内外CO-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赵琳, 韩辉, 杜亮波, 杨欢迎, 彭学平
水泥技术    2023, 1 (4): 19-27.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34019
摘要   PDF (6497KB)  
现阶段,开发低温、高活性、高稳定性、低成本的催化剂是CO-SCR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重点介绍了CO-SCR技术的催化还原反应机理,并从贵金属催化剂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着手,对近年来CO-SCR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众多研究表明,CO-SCR催化剂仍存较多局限性,若要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需进一步结合理论计算,提高催化剂抗氧化性能,分析H2O、SO2和碱金属等因素在CO-SCR反应中的详细影响路径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氢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李华军, 杨欢迎, 马娇媚, 赵亮, 王佳硕
水泥技术    2023, 1 (3): 15-24.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33015
摘要   PDF (4611KB)  
氢能具有清洁无污染、单位质量能量密度高等特点,被视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在水泥、火电、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氢能在国内外水泥工业中的发展现状主要是氢气作为燃料直接燃烧产生能量和氢气与碳利用技术(CCUS)结合使用两种方式。氢气直接燃烧技术的关键在于,通过氢气的掺入,提高替代燃料对化石燃料的替代率;氢与CCUS结合使用的关键在于,CO2的捕集及研制催化CO2加氢制甲醇的高效催化剂。结合氢内燃机、氢燃气轮机等工业领域对氢能燃烧存在的自燃、早燃、回火、NOX排放量大等理论研究和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我国水泥行业氢能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回转窑轮带与垫板间隙对生产的影响及调整措施

王建强, 钮海, 陈浩
水泥技术    2023, 1 (6): 72-75.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36072
摘要   PDF (3077KB)  

基于?4.8m×74m回转窑运行数据,简述了通过计量热膨胀量和滑移量,测量轮带与垫板间隙的方法,以及间隙大小对回转窑运行的影响及间隙调整措施。轮带与垫板间隙过大,易造成耐火砖断裂、脱落,缩短耐火砖使用寿命;间隙过小,易造成回转窑受热膨胀不均,产生“缩颈”现象,严重影响窑的安全运行。通过加强轮带与垫板间的润滑维护、调整垫板厚度、更换垫板等,可使轮带和垫板间隙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维护成本,进一步提高窑运转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水泥粉磨系统智能化发展现状及优化途径
石国平, 刘栋强
水泥技术    2023, 1 (5): 13-17.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13
摘要   PDF (4187KB)  
我国水泥粉磨系统目前正处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阶段,尽管在系统智能操作、产品质量监测、设备检修维护、现场监控管理等方面应用了许多智能技术,但距水泥粉磨系统全流程智能化尚有一段距离。针对水泥粉磨系统智能化实现路径,提出了由人智操作模式向机智操作模式转变的思路,通过实现从设计到运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智能调控粉磨生产运行过程,建立基于神经网络多变量模型的复合智能操作控制系统和设备动态管理系统,结合调控粒度分布、分级分别粉磨等智能化生产模式,从软、硬件两方面共同发力,多途径实现全流程机智操作模式下的水泥粉磨系统智能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磷酸镁水泥的研究进展
刘睿楠, 王立艳
水泥技术    2023, 1 (3): 87-90.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33087
摘要   PDF (2814KB)  
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短、早期强度高,在机场跑道、隧道、矿井等民用建筑和国防工程的抢修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磷酸镁水泥水化极快,凝结时间非常短,导致工程施工无法进行。综述了现阶段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受原材料、缓凝剂、掺合料等因素影响的新成果,以及提高磷酸镁水泥密实性、粘结性、抗冻性性能的新措施,展望了磷酸镁水泥的发展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国产水泥立式辊磨研磨区提产降耗改造
彭凌云, 董苑, 刘栋强
水泥技术    2023, 1 (4): 43-46.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34043
摘要   PDF (8262KB)  
以某水泥厂国产水泥立式辊磨的成功改造为例,介绍了天津水泥院新型立磨研磨区改造专利技术,该技术通过改变物料在磨盘上的流速及运动轨迹、加宽有效研磨区,达到提高立磨稳定性、增产降耗的目的。本次改造采用在线堆焊方式完成,改造周期短,施工周期仅约20天,投资回报率高。改造后,在相同水泥配比和成品细度情况下,1号水泥磨提产38%,系统电耗下降3.0kW?h/t;2号水泥磨提产22%,系统电耗下降2.6kW?h/t,改造效果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4 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系统改造方案设计与实践
鞠召会, 张良宏, 邵青, 杨春, 侯国锋
水泥技术    2023, 1 (5): 18-23.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35018
摘要   PDF (16813KB)  
某4 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中卸磨原料粉磨系统,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粉磨系统产量低、电耗高、主机设备故障率高、设备维修费用高等问题逐渐凸显。提出了将中卸磨系统更换为TRP220-160辊压机终粉磨系统,并配套使用高效组合式选粉机和2×2 240kW永磁电机的系统改造方案。从主机设备工艺布置设计,润滑油站、液压站工艺布置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辊压机后期检修维护设计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辊压机终粉磨系统改造工艺设计特点。实践应用后,原料粉磨系统产量提高了101~121t/h,电耗降低了8.2~9.2kW·h/t。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新一代中碎反击式破碎机设计优化与应用
王平, 李洪双, 田松阁, 张喆, 刘晓伟
水泥技术    2023, 1 (4): 34-42.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34034
摘要   PDF (14566KB)  
第一代中碎反击式破碎机存在出料粒型针片度偏高,反击板、均整板调节保护装置调节不方便,均整板保护装置可靠性较低,壳体剖分面和结构设置不当导致运输成本高、狭小空间安装适应性差等问题。升级开发的新一代TKPFM 型中碎反击式破碎机改进了均整板主体结构,将物料接触面的原平缓衬板改为锯齿状齿条,提高了物料研磨均整效率;将机械式的反击板调节结构和均整板调节保护装置改为液压式,缩短了调节时间,提高了过异物保护可靠性;将壳体侧部和端部改为螺栓连接,优化剖分面,减小了设备拆解后的最大件容重比,运输安装更加便利。多个项目实际应用情况表明,新一代 TKPFM型中碎反击式破碎机性能更加优良,运维更加方便,运输成本更低,安装适应性更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篦冷机中部取风口流场及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王炯, 齐树龙
水泥技术    2024, 1 (1): 39-44.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41039
摘要   PDF (1468KB)  
研究了篦冷机内水泥熟料与空气的换热机理,并基于国内某5 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实际运行参数,利用多孔介质理论对篦冷机内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篦冷机物理、数学模型,通过Fluent流体计算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篦冷机内部温度场、压力分布、流场分布,重点分析了篦冷机中部取风口的温度与熟料层厚度的关系,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合理布置篦冷机各取风口位置及风量分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AQC锅炉进风管道保温数值模拟研究

王炯, 齐树龙
水泥技术    2023, 1 (6): 60-67.   DOI: 10.19698/j.cnki.1001-6171.20236060
摘要   PDF (11045KB)  

水泥窑余热电站AQC锅炉进风管道及其保温设计对锅炉运行及其热量利用影响较大,为减少热损失,提高余热回收效率,需对进风管道采取保温措施。本文通过分析AQC锅炉进风管道换热机理,建立了AQC锅炉进风管道物理场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不同内保温层厚度的AQC锅炉进风管道温度场,以及热风温度随管道长度变化的线性关系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AQC锅炉进风管道(?3 620mm×8mm)内保温层厚度为70mm、耐磨浇注料及外保温层厚度为100mm时,为最经济、合理的保温层厚度设计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